
為確保小米收成不受鳥害,台東農改場籲農民架設防鳥網。
小米穀穗發育及成熟階段容易受到麻雀等鳥類啄食,嚴重會減產五十%以上,影響農民收益甚鉅。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指出,傳統人工驅鳥費工且成效有限,經該場測試以搭設防鳥網是最持續有效的鳥害防制方式,防範效果達百分百。
台東場說明,小米抽穗期至成熟收穫期均易遭受鳥害,但抽穗期植株已抽高,此時搭設防鳥網容易造成植株受損,同時也影響搭設操作的靈活性,建議提前至莖桿抽長階段,約播種後卅到四十天搭設防鳥網。
防鳥網尺寸需大於立體田區之表面積,長寬各預留六公尺,建議選用PE材質無結的防鳥網,網目大小長寬各一.五公分,可有效防制鳥害,且不會造成鳥類纏繞死亡,避免觸犯野生動物保護法。如有颱風警報預計強風來襲,應提前卸除鳥網,避免整件毀損。
傳統人工趕鳥以一天工資一千兩百元來算,驅趕四十天需四萬八千元,若面積增加,兩人驅趕則需九萬六千元,搭設防鳥網每分地材料加工資約三萬元,所有資材又可重複使用,成本相對節省。另外,農業部農糧署已將防鳥網設施納入補助項目,有需求之農友可向農糧署各區分署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