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好春光,春耕春種正當時,凱里市各地田間地頭一派「搶春之勢」。

4月10日,凱裡下司鎮花橋村下司小鎮農夫的水稻育秧基地,記者看到工人們正操熟練作機器給秧盤填裝種子,十幾個工人來回穿梭田間擺放秧盤,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最近比較忙,我們每天有二三十個工人,工人們每天平均有150元收入。每天育的秧可供兩三百畝種植,除了供應本地的訂單,台江等周邊縣市也有部分訂單。」下司鎮花橋村下司小鄭農資育苗點負責人王進強告訴記者。

在三棵樹鎮郎利村育秧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育秧田。村民們頭戴草帽,身姿彎躬,在田裡各自忙碌。有的專注於精細整理苗床,將土地耙平、起壟,為種子營造優良的著床環境,有的忙著給苗床覆蓋薄膜,做好育苗管護。凱里市農業農村工作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提高育秧質效,這幾年推廣的無紡布缽苗育秧,受到群眾歡迎。
「無紡布缽苗育秧可以減少低溫凍害天氣對育苗的影響,實現及時育苗、及時移植,育秧可以減少低溫凍害天氣對育苗的影響,實現及時育苗、及時移植,育的苗齊、勻、壯,秧苗素質好,可以實現一苗多用,可以人工栽培、機械插秧,還可以拋秧苗素質好,可以實現一苗多用,可以人工栽培、機械插秧,還可以拋秧。移栽後再生產面積,可以節省普通育成苗期,可以節省普通育成苗期,可近好基礎。

在爐山鎮甘壩、下司鎮翁港等育苗基地裡,當地群眾正在進行西紅柿苗、辣椒苗管護工作,大棚裡一排排綠色的幼苗長得很好、排放整齊,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片幼苗甚是喜人。在凱里市舟溪鎮新中村,趁著好天氣,當地群眾已開始陸續開展西紅柿移植。記者從凱里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5年,凱里市計畫發展酸湯原料種植4.7萬畝,其中辣椒種植3.3萬畝、西紅柿0.6萬畝、生薑0.8萬畝。凱里市農業農村工作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備耕、備苗順利開展,番茄、辣椒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集中移植。
在開懷街道開懷村鮮薯種植基地,工人正在翻犁土地、起壟,這裡將種植七百餘畝鮮薯。種植基地負責人羅珊介紹,很快要進入栽種期,這段時間得搶抓時間,每天有二十多個工人,充分做好備耕備種。
「我們主要種植的是商品鮮薯,畝產五千至六千斤,鮮薯口感好、市場好,我們70%都是出口,銷往中東、北美等地。」羅珊告訴記者。

據了解,2025年凱里市計畫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6萬畝以上,糧食產量9萬噸以上。抓好「菜籃子」重要農產品保供基地建設,持續做優凱裡酸湯、下司草莓、碧波藍莓、平良貢米等特色品牌。計畫完成蔬菜種植25萬畝、中藥材2.4萬畝、茶葉0.75萬畝,果園面積11.5萬畝,力爭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56%以上,積極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升至6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