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傳統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首農食品集團正努力建構農業全產業鏈與優勢產業群聚。 5月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西郊農場首農莊園和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感受農業科技的新場景。
位於海淀區上莊鎮雙塔村北的首農莊園佔地1040畝,建設了3棟現代化連棟溫室和39棟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除了5000餘株櫻桃樹正在等著消費者採摘和配送到家,園區還有百餘種蔬菜和水果,其中“南果北種”產品10餘種,30A級產品認證。

如果首農莊園是探索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模式的示範園區,那麼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就是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研究示範基地。上莊鎮前章村西部的一排連棟玻璃房子在藍天和綠葉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玻璃屋中,授粉機器人與採摘機器人靈活穿梭於一排排懸掛的番茄植株間,自動執行授粉、採摘等作業任務。首農食品集團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智慧溫室的科技場景由此展現。
據介紹,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是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首個試點項目,佔地878畝。目前,21萬平方公尺的大型智慧連棟溫室已建成運營,成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單體連棟溫室,待研發創新基地逐步改造後,將打造一個集科研、生產、示範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基地,透過產研融合,推動區域農業科技化、標準化、優質化,帶動中國式現代化農業產業的發展。
隔著巨大的玻璃幕牆,溫室內一排排整齊的番茄秧映入眼簾,這些番茄秧根扎在長條狀的椰糠“土壤”中,順著牽引繩固定向上生長,所需水肥等養料通過根部附近的滴箭提供,按照設定好的程序定時開啟水肥一體滴灌。溫室內密密麻麻的管線和感測器,精準控制番茄生長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環境條件。
北京翠湖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李新旭介紹,透過引入機器人、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建立了智慧化管理平台,實現「一屏統管」的全流程數位化管理,園區管理與勞動生產效率提高3倍以上,公司成為全市首批獲得「國家級生態農場」稱號的11家生產主體之一。同時,翠湖農業深化品牌建設,「知翠」「有新番」番茄產品透過線上線下直達百姓餐桌,為消費者提供了綠色、健康、安全的優質果蔬,其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李新旭透露,翠湖智慧連棟溫室整體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溫室主要覆蓋材料、主體框架實現80%以上國產化替代,建設成本降低了30%,打破我國智慧連棟溫室設施裝備及關鍵栽培技術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經過整合攻關,翠湖農業不僅破解了北京設施農業無法越夏的難題,也突破了本土化智慧連棟溫室番茄單產提升「卡脖子」技術。目前,工程串收櫻桃番茄年產量超過3,700噸,首次在北京地區完成溫室番茄越夏生產,實現週年穩定供應,為北方設施農業提供可參考可參考的「首農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