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三都澳畔極目遠眺,50萬噸巨輪正緩緩駛入深水良港,岸邊新能源產業園的智能生產線忙而有序;轉身走進霍童古鎮,非遺線獅的繡球在藝人手中靈動翻飛,與佘族村寨傳來的雙音歌謠隔空和鳴-這幅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畫卷,正是福建寧德蕉城的鮮活剪影。

這座扼守閩東北沿海的千年古邑,1505.67平方公的土地上承載著165.4 萬兒女的煙火人間。作為寧德市中心城區,它像一顆鑲嵌在海峽西岸的明珠,距臺灣基隆港僅126海里,金門、馬祖、澎湖的貨輪在此直航穿梭;溫福鐵路的動車呼嘯而過,沈海高速的車流川流不息,"一小時交通圈" 讓山海之隔變成通途。
最令人驚歎的當屬三都澳的壯闊-這片 "世界不多、中國僅有" 的東方大港,714平方公的海域里,174平方公深水水域如同天然港灣,30-115米的主航道劈開碧波,足以讓巨輪全天候暢行。站在澳邊礁石上,仿佛能聽見未來國際物流樞紐的鳴笛聲聲。

若說港口是蕉城的筋骨,產業便是它跳動的心臟。在鋰電新能源產業園,寧德時代的智能車間里,每一秒都有新能源電池誕生;上汽寧德基地的機械臂精准作業,嶄新的汽車正駛下生產線。中鋁德銅的火紅銅水、新能源科技的創新產品,共同鑄就了這座 "全國百強區" 的產業脊樑。

而蕉城的柔情,藏在霍童溪的碧波里。這條入選 "全國美麗河湖" 的溪流,繞山而過時濺起的浪花,與兩岸57%森林覆蓋率的綠意相映成趣。81座千米山峰如黛,27座海島似珠,在這裏深呼吸,滿是草木與海風的清新。
走在霍童明清古街,指尖劃過斑駁的磚牆,仿佛觸到了千年曆史的脈搏。朱熹在此講學的墨蹟猶存,文天祥駐足的石階仍在,更有那霍童線獅在藝人手中騰空躍起,佘族"雙音"在猴盾村的古榕下婉轉悠揚。世界非遺水密隔艙福船技藝、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黃鞠水利,訴說著先民的智慧與堅韌。

從深水良港的巨輪鳴笛,到古村稻田的蛙鳴蟲唱;從現代化車間的機械韻律,到非遺傳承人的指尖乾坤-蕉城,正以山海為紙,以歲月為墨,書寫著新時代的千年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