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綏陽:“訂單農業”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351 次浏览 | 分享到:

初秋時節,綏陽縣風華鎮金字壩區千畝高粱迎風搖曳,如同一片赤紅色的海洋。轟鳴的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飽滿的高粱穗被迅速吞入機械“口中”,秸稈粉碎還田,粒粒高粱盡收倉內,一幅現代化農業豐收的壯美畫卷正在這片沃土上徐徐展開。



自8月下旬以來,遵義市翰雅糧油購銷有限公司組織多台大型收割機進行集中採收工作。站在田埂上望去,五台紅色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同時作業,它們整齊劃一地向前推進,成行的高粱公頃刻間完成收割、脫粒、裝車,機械化流程高效流暢、一氣呵成。


「我們今年的產量比較好,大概在800斤每畝,每天至少投入5台收割機同步作業,21號開始收割的,還有一個多星期就能收完。」遵義市翰雅糧油購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建波站在採收現場介紹道。他表示,除了風華鎮以外,公司在蒲場、茅埡、梘壩、黃楊等多個鄉鎮都開展了訂單種植,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的高粱產業帶。



據了解,該公司推行「公司+農戶」訂單種植模式,實施統一發放種子、統一技術培訓和統一訂單收購的「三統一」管理方式。這一模式既引導種植大戶走向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又切實保障了農戶“種得出來、賣得出去”,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更為農民穩產增收築牢了“定心丸”。


羅建波也提到,從犁地、起壟、點播到病蟲害防控、收割,整個生產過程已實現全程機械化,「病蟲害防控主要使用無人機,收割後的高粱將運往遵義中轉部的烘乾塔進行集中烘乾,全程機械化極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高粱採收完,基地便將展開下半年的蔬菜種植作業,待到來年開春,這片經過休養的土地又將準時披上新綠,再次投入高粱的播種輪迴。


隨著收割機駛過,地裡只留下一片片整齊的秸稈地,它們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淺黃的光澤,彷彿是大地為下一季耕耘埋下的伏筆。從春日里的播種,到初秋時的收割,再到秋冬季節的蔬菜栽培,這片土地從未停歇,它用“高粱-蔬菜-高粱”的科學輪作,書寫著四季不輟學的豐收故事,也讓“沃土生金”的願景,在一年又一年的耕耘與收穫中,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