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以「媒體+」驅動品牌價值躍升!汕尾絲苗米創意推廣成效顯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8-29 | 3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當小蠻腰流光點亮金色稻浪,當絲苗米專列穿行都市動脈,一場由「媒體+」策動的品牌革命正在嶺南大地上演。


《廣東絲苗米跨縣群聚產業園區(汕尾市)建設規劃方案》中明確提出:「發揮網路思維,借助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等優勢,積極開拓市場管道。」這一戰略定位,為「媒體+」賦能產業發展奠定了製度基礎。


種植基地。


自創立以來,廣東絲苗米跨縣群聚產業園(汕尾市)(下稱「產業園」)憑藉全平台、多通路行銷推廣策略,為乾隆《海豐縣志》記載的「楊安熟,海豐足」注入現代傳播基因。目前,相關內容全網閱讀量、播放量達上億次,實現了以「媒體+」推動汕尾絲苗米搶佔市場高地、助力農戶增收的目標。


“媒體+展會”


進駐多平台精準推介


自創建以來,產業園積極參與、舉辦春耕現場會、全省供銷社綜合改革現場會、中國農民豐收節、廣東絲苗米產銷對接會、廣東省農博會等相關活動,以媒體力量推廣汕尾絲苗米品質,促進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何打造?快來農博會廣東供銷館一探究竟吧!」在主播介紹下,廣東農博會汕尾絲苗米展區吸引了不少線上、線下觀眾的目光,讓大家對育種到餐桌的全流程有全面了解。此外,在深圳食博會現場,產業園區參與興建主體汕尾天潤公司、汕尾市豐隆米業有限公司、陸豐市支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攜海豐油占米、陸豐絲苗米等多款特色產品組團亮相。


深圳食博會汕尾絲苗米展區。


「我們深耕於絲苗米產業,是汕尾首個採用大象包裝的糧油品牌。」豐隆米業負責人向筆者介紹道,「本次參會,希望能帶著汕尾特產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愛上汕尾絲苗米。」據悉,產業園內參與實施主體包括6家供公司銷售系統企業及4家。形成了「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服務。


據了解,產業園區近期正加速推進商超工作,計畫在大灣區、汕尾超100家商超,全面上架汕尾絲苗米產品。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會在商超顯眼位置進行展示展銷。此外,將充分利用下半年國慶、中秋、元旦等重要節慶,開展豐富多樣的優惠購活動,讓來自汕尾的絲苗好米走進千家萬戶。”


汕尾絲苗米產品推廣。


目前,汕尾正積極建構農產品全產業鏈“朋友圈”,將全國重點採購商、電商平台、深加工名企納入其中,逐步開展“一對一”精準對接。產業園區「走出去」系列推介,是「媒體+」支持農產品拓寬市場的生動實踐,為汕尾絲苗米的品牌塑造與形象傳播提供了重要支撐。


“媒體+地標”


亮相大灣區核心空間


從粵東老區走向粵港澳大灣區,汕尾絲苗米如何精準輻射目標群?答案是亮相城市地標。在廣州小蠻腰之上,「農民的產業園廣東絲苗米跨縣群聚產業園(汕尾市)」兩列大字點亮珠江夜空,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剛離開公司,一抬頭就看到了!有機會要去買來嚐嚐。」市民羅先生說。


產業園區點亮廣州小蠻腰。


突破地理壁壘,是汕尾絲苗米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環節。小蠻腰作為首屈一指的灣區地標,擁有千萬量級以上的觸達人群。在此進行主題燈光秀,有利於將區域農產品轉化為都會消費符號,打破大眾對「土特產」刻板印象,與消費者建立直接的情感連結。


以「廣東好米汕尾絲苗」為主題打造廣州地鐵6號線車廂。依托百萬級日均客流量,全景展示了從育秧到餐桌的流動畫卷,成為穿梭於城市脈絡的「流動糧倉」。在廣州地鐵留言板上,有乘客表示:“每天通勤彷彿穿越了一場稻米時空之旅。”


汕尾絲苗米地鐵專列。


此外,產業園也正在廣州、汕尾、東莞等城市投放公車主題廣告,涵蓋30條路線及50台公車,進一步強化汕尾絲苗米品牌形象,持續提高在消費者心中的辨識度,讓「流動的地標」成為汕尾絲苗米品牌推廣高地。汕尾天潤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致力於打造獨屬於汕尾絲苗米的品牌敘事,利用在大灣區地標的一系列曝光,拓寬傳播半徑,樹立產品影響,讓更多人關注汕尾絲苗米。”


“媒體+行銷”


形成互聯網裂變效應


「媒體+」的核心在於傳播力。在汕尾絲苗米亮相小蠻腰、廣州地鐵、城市公車等地標期間,網路上的討論也隨之熱烈起來。截至目前,微博話題「廣東好米汕尾絲苗」閱讀量已突破3700萬,裂變傳播效應顯著,未來也將持續成長。


「柔軟香甜,油光充盈,原來米飯也能這麼絲滑。」「好米配好料,來一鍋臘味煲仔飯味道絕了!」筆者在話題討論區注意到,不少網友品嚐了汕尾絲苗米後,紛紛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也吸引了其他網友進行熱烈探討。 「透過線上、線下展開『媒體+』行銷舉措,形成連動推廣效應。不止是廣東省內,還有更多省外朋友也在關注著汕尾絲苗米。」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