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凌晨四點半開工!飛手們忙翻了…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3-31 | 196 次浏览 | 分享到: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我們從小背到大,可真正體會到「辛苦」二字的,又有多少?


前兩天刷到一則新聞,瞬間幫我幹清醒了:上海金山,凌晨四點半,無人機飛手已經開始在田間地頭忙活了。



啥?


四點半?


我還在做夢呢!


他們已經開始給小麥施肥吃藥,跟著時間賽跑,就為了咱們今年能吃上飽滿的糧食。


事情是這樣的,隨著天氣變暖,金山區的冬小麥到了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


為了保障糧食增產,當地的農場主人紛紛邀請了無人機飛手,進行春季田間管理。



這些飛手們,天還沒亮就得起床,操控著無人機在田野上空作業,一小時就能完成120畝的農藥噴灑。


想想,這效率,真不是蓋的。


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無人機打藥,科技感滿滿,很酷。


確實,科技進步讓農業生產更有效率、更輕鬆。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在這份高效背後,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勞動者,是他們起早貪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我們的餐桌。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要這麼早就開始工作?


凌晨四點半,那是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的時間。



原因很簡單,為了避開白天的炎熱,為了確保農藥噴灑的效果,他們必須在清晨,在風力較小的時候工作。


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份對糧食的敬畏。


我突然想起前幾年看到的一個報道,陝西農民用無人機給棗樹打藥,因為操作不熟練,無人機墜毀,損失慘重。


他們為了省錢,自己摸索著學習無人機技術,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還有那些在田間地頭彎腰插秧的農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的付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到?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農業,覺得自己又髒又累,沒前途。



城市裡的生活,燈紅酒綠,充滿了誘惑。


但我們不能忘記,是誰在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的糧食安全,是誰在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創造美好的生活。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袁隆平爺爺說過,中國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手上。


這句話,不只是口號,更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實踐的責任。


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要珍惜每一粒米飯,更要尊重那些為我們生產糧食的人。


有人說,現在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的工作也越來越輕鬆了。



這話沒錯,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那些在田間地頭默默耕耘的人們。


科技的進步,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是為了讓農民的生活更美好。


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建立更完善的農業補貼制度,提高農民的收入,讓他們更有尊嚴地生活?


我們是不是可以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讓更多的農民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我們是否可以加強農產品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業的價值,尊重農民的勞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這不僅僅是一句古訓,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態度。


讓我們一起,珍惜糧食,尊重勞動,共同守護我們的糧食安全。


也許,下次我們吃飯的時候,可以默默地感謝那些凌晨四點半就開始工作的無人機飛手們,感謝那些為我們默默付出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