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返鄉青年創新防治!蘇員億以椿象抗粉蝨、成功延長小蕃茄收成期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4-16 | 188 次浏览 | 分享到: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期推動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之研發,輔導轄區小果番茄農友導入生物防治天敵——菸盲椿,有效解決採收期間銀葉粉蝨危害,並減少化學藥劑使用,14日在北港鎮舉辦「設施栽培小果番茄IPM田間示範觀摩會」,立委丁學忠、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昱初、北港鎮長蕭美文、北港鎮民代表蔡明君、扶朝里里長姚水評、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北農工農機機科主任黄得時及番茄產銷班及農友共襄盛舉。


「設施栽培小果番茄IPM田間示範觀摩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陳昱初場長致詞。


陳場長表示,臺南場過去2年間於嘉義地區辦理多場示範觀摩,菸盲椿的應用也以嘉義農民為大宗。然而雲林同樣為設施栽培重鎮,常接獲當地農民諮詢,希望透過此次觀摩會,提供農友技術操作上的建議。


「設施栽培小果番茄IPM田間示範觀摩會」,茄產銷班及農友共襄盛舉。


臺南場提出生物防治操作流程,以銀行植物——胡麻為基礎,於番茄定植同步繁殖放大天敵族群,可節約成本增加效率。此外自113年新導入之銀行植物醉蝶花,可適應冬季期間低溫環境,穩定設施內天敵族群,與胡麻搭配使用,大幅提升防治效益。


透過種植醉蝶花營造天敵棲息環境,成功穩定族群,改善葉片與果實受損情形。


本次參與示範之農友蘇員億先生,在導入生物防治後也轉向友善栽培,於栽培前期僅使用非化學農藥資材,採收期則主要依賴天敵的自然控制力,整體成效優於過往慣行栽培,產量也有所提升。因應農藥減量與永續管理趨勢,設施小果番茄IPM技術以預防、監測與生物防治三管齊下,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達到安全生產、節約省工等多重效益。未來將持續精進防治技術,期望為農友提供更完善、可行的管理方案。


返鄉青年創新防治!蘇員億以椿象抗粉蝨、成功延長小蕃茄收成期。右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陳昱初場長、返鄉青農蘇員億、蘇員億媽媽。


農友蘇員憶表示,非常感謝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與北港鎮農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分享,也感謝各位今天撥空前來參加這場觀摩會。我從109年大學畢業後就返鄉務農,與家人一起在北港投入溫室小蕃茄的耕作。今天想與大家分享我在病蟲害管理上的一些經驗,特別是利用有機資材跟粉蝨的天敵煙盲椿象防治的成果。透過種植芝麻與醉蝶花營造天敵棲息環境,成功穩定族群,改善葉片與果實受損情形。以往收成時間到農歷過年結束,今年小蕃茄也破記錄收成到現在。


農友蘇員憶進一步指出,透過前期有機資材防治搭配施放盲菸椿象同時種植醉蝶花和芝麻一起培養。中期噴灑有機資材、培養部分盲椿的族群起來支撐防治粉蝨。後期全靠盲椿來防治,盲椿的數量就足夠與粉發抗衡了,以目前我田區的狀態顯示,非常明顯改善煤煙病(粉蝨大便),還有粉蝨數量過多帶來的葉片傷害,連帶造成果實轉色不良的影響,以上都有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