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二十七屆海交會重磅配套活動——海峽兩岸AI+工業設計創意創新研討會於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次研討會以“創新創想·福智共生”為主題,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牽頭主辦,旺旺中時傳媒、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承辦,彙聚了兩岸人工智慧與工業設計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頭部企業代表及行業先鋒,一場聚焦前沿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思想盛宴火熱展開。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人工智慧已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然而,技術突破向商業價值轉化的道路上,仍橫亙著應用場景適配、人才儲備不足等諸多挑戰。如何讓AI技術深度賦能工業設計,重塑產業競爭新優勢?帶著這些時代命題,與會嘉賓通過主題演講與圓桌對話,展開了一場跨領域、跨地域的深度智慧交鋒。

在主題演講環節,兩岸專家紛紛亮出“硬核”觀點。臺灣中華大學副校長兼研發長、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游坤明,以《AI在臺灣的發展方向,人才培育及行業前景》為題,深度剖析企業AI轉型路徑,提出“技能升級、規避技術債、因地制宜、開放創新、模式構建”五大轉型策略,為企業應對技術變革指明方向;主導文創股份有限公司CEO、臺灣IP發展協會理事長江秉承,則聚焦投資賽道,點明2025年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關鍵發展節點,強調未來市場競爭將更青睞兼具技術素養與情感價值創造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智靈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江分享了AIGC商業化的實戰經驗,揭秘“人機共生”模式如何實現內容生產效率飛躍;福州大學劉延華教授從認知科學視角切入,結合DeepSeek大模型應用案例,展現AI技術對設計思維的顛覆性重塑。

進入主題分享環節,現場討論熱度持續攀升。圍繞AI未來趨勢、產業落地及人才培養等議題,兩岸嘉賓達成共識:面對AI浪潮,青年一代需以終身學習姿態擁抱技術變革,而人機協同型人才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同時,AI技術的廣泛應用呼喚跨學科協作與社會各界協同發力,唯有秉持科學務實的創新精神,方能讓AI真正服務於人類社會進步。
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兩岸AI與工業設計領域的一次深度對話,更為行業發展搭建了資源共用、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隨著AI與工業設計的融合日益深化,未來必將催生出更多顛覆性創新應用,而人才梯隊建設與社會協同創新機制的完善,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保障。
展望未來,兩岸業界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攜手探索AI賦能工業設計的無限可能,為全球產業升級注入“兩岸智慧”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