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特色農業“金鑰匙” 打開鄉村振興“富民門”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10-14 | 243 次浏览 | 分享到: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是關中平原葡萄主產區之一。為保障葡萄的優良品質,鄠邑區建成集倉儲、分揀、包裝、運輸於一體的供應鏈中心,推動園區依標準建置現代化分揀流水線,實現葡萄採收後快速預冷、分級、封裝的無縫銜接。



秋日裡的關中平原,迎來了喜悅的豐收時刻。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砲裡街道白鹿村的智慧日光溫室大棚,採用先進的智慧控制系統,即時監測蔬菜的肥料濃度、溫度、根系濕度以及營養液液面高度等關鍵指標。智慧葉片感測器,模擬樹葉感應光照和濕度,可實現自動噴灌。



雲南:稻魚共生促雙贏閒棚生金助共富


目前,雲南省洱源縣鳳羽鎮的稻田一片金黃,稻穗低垂,魚兒肥美。近年來,洱源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逐步推廣稻魚綜合種養模式取代傳統單作,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眼下,在雲南省澄江市大大小小的餐廳裡,新鮮上市的竹蓀成為不少食客的心頭好。從2022年開始,澄江市左所社區以創新實務與專利轉化,改造閒置棚種植竹蓀。目前,竹蓀產業年淨利可超500萬元,讓許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河北魏縣:千年古梨樹群落結出“振興果”


在河北省魏縣,鴨梨種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核心種植區現存百年以上古梨樹萬餘棵。近年來,魏縣實施了「古梨樹保護與產業提升」工程,透過古樹復壯、品質提升、品牌打造,讓古梨樹群落煥發出新生機。



目前,魏縣梨樹種植面積達20萬畝。從過去單一種植,到現在集生產、加工、旅遊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魏縣鴨梨」品牌價值逐年提升。



山西吉縣:蘋果豐收掛滿枝映紅鄉村致富路


近日,山西省吉縣30萬畝蘋果陸續進入採摘期。果農們忙碌在田間地頭,採摘、裝筐、分揀、搬運,到處都是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山西吉縣立足區位優勢,堅持「宜喬則喬、宜矮則矮、喬矮並重」原則,不斷提升蘋果品質,形成了早、中、晚熟蘋果相互補充的產業格局。



小葫蘆烙出「金疙瘩」庭院經濟富農家


金秋10月,天津市濱海新區太平鎮的田野間,連片葫蘆地迎來豐收。在太平葫蘆特色產業園加工車間,工匠們以鐵為筆,在葫蘆上勾勒出精細的山水、花鳥或福祿圖案。經過打磨、烙畫、拋光等工序,普通葫蘆價值大幅提升。



從單一的種植到深加工,從本村發展到帶動週邊,太平鎮的葫蘆產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太平葫蘆產業園也融合種植觀光、文旅體驗、直播銷售等多種發展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