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恆春洋蔥農業轉型!造粒播種機械化上路 老農:終於喘口氣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4-18 | 147 次浏览 | 分享到:

農業部種苗改良場與恆春鎮農會合作,透過自動化洋蔥種子造粒建立穴盤育苗系統,改善傳統洋蔥育苗效率,一天約可種植4至6分地。


洋蔥播種如同水稻插秧,需要由人力一個一個進行,但水稻能透過插秧自動化耕作,而洋蔥則無法,往往一分地需要耗費10名人力,但近年受人力老化,極端氣候影響,洋蔥種植備受考驗,對此農業部種苗改良場與恆春鎮農會合作,透過自動化洋蔥種子造粒建立穴盤育苗系統,改善傳統洋蔥育苗效率,一天約可種植4至6分地。


種苗場指出,屏東縣作為全台洋蔥主要產區之一,供應著國內市場及外銷市場,2023年栽培面積達363公頃佔全國栽培面積28.5%,然而洋蔥產業是勞力密集型,亟需透過機械化轉型克服人力短缺,因此種苗場運用洋蔥種子造粒技術,將洋蔥種子穿上外衣,使洋蔥種子大小及形狀一致,並配合自動化機械播種,取代傳統洋蔥育苗及移植期間仰賴大量人力的過程。


種苗場補充,改變大小後之洋蔥種子,仍能保持原本發芽率,同時能在適當的環境下儲藏一定時間,種苗場輔導恆春鎮農會建立之自動化造粒設備,每日可生產30萬粒以上之造粒洋蔥種子,提供恆春地區洋蔥專業栽培農戶使用。


恆春鎮農會推廣部主任曾寶霆表示,恆春鎮洋蔥產業目前面臨人力短缺、氣候變遷的雙重夾擊,往往都是兩個人年齡相加約150歲的老農在炙熱天氣下耕作,因此選擇與種苗場合作,將洋蔥種子造粒成適合機械化播種,大幅降低人力需求,成本也有所降低,1分地約可省下1至2萬元,期盼能夠為逐漸凋零的洋蔥產業帶來轉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