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縣的種糧大戶俞小紅,這幾天天沒亮就往田裡跑。 他家的單季晚稻正處於孕穗抽穗期,持續的高溫讓稻葉捲了邊。 "
要是花粉被烤壞了,結的穀子全是癟的! "農技人員老張蹲在田埂上,手把手教他調整水泵角度:"灌水要掐準時間,水溫降1℃,結實率能多保5%! "
9月是水稻灌漿的"衝刺期",安徽、湖北的中稻在9月上中旬最怕脫肥。葉片一泛黃,趕緊撒尿素3-5斤混磷酸二氫鉀2斤,或噴10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隔7天噴兩次。
河南南部和江蘇的晚稻補肥得趕在9月20日前,晚了低溫一來,根就"吃不動"營養了。

水比肥還金貴。 沿江的安徽、湖北稻田雨後積水得立刻排乾,否則爛根沒商量;河南、江蘇要是連旱7天,趕緊灌"跑馬水"——水漫過土面就排走,土壤濕度卡在70%-80%最保險。收割前7天徹底斷水,斷早了籽粒像沒灌滿的米袋子。
葉面噴肥是防早衰的"急救針"。 孕穗末期到齊穗期,每隔5-7天噴磷酸二氫鉀,可延長葉片壽命。 紋枯病重的田塊加噴井岡黴素,不光治病,還能讓葉子挺到收割。
安徽皖南與湖北山區的稻叢底下,褐飛蝨正紮堆吸汁液。每畝用吡蚜酮20克+毒死蜱40毫升,藥液專噴稻稈下半截。
要是紋枯病的病斑爬上葉鞘超15%,再加井岡黴素A水劑100毫升,10天後再補一刀。 河南南陽和江蘇裡下河地區,最怕陰雨誘發的稻曲病。連續3天陰雨,稻粒會長成黑乎乎的"灰包"。

破口初期趕緊噴戊唑醇·肟菌酯懸浮劑30毫升,淮安、駐馬店的穗頸瘟高發田還得加三環唑100克,藥霧必須裹住稻穗才管用。
打藥時間錯不得。 上午9點前或下午5點後最穩,中午高溫吃藥,葉子會燒出鏽斑。 打完藥6小時內遇雨? 藥量減半重噴,不然蟲笑你白忙活。
安徽皖北和江蘇蘇北的早播田,稻稈到120公分以上就懸了。 9月10日前,每畝用多效唑50克兌水30公斤噴頂葉,能把基部節間壓短3厘米,像給稻子穿了"防摔鞋"。

湖北江漢平原的圩區,雨後土壤軟得像豆腐,稻根扎不牢。 挖溝排水是剛需,河南丘陵田更得培土3-5厘米,相當於給稻稈砌個"土圍牆"。
颱風預警就是戰鬥令! 提前一天排乾積水,留濕潤底墒。 每畝超25萬苗的密植田,得人工輕扶稻株-動作要像捋頭髮,使勁大了直接斷稈。
河南南部和江蘇蘇南的晚稻田,9月下旬氣溫一高,稻穗綠油油不轉黃。 9月20日後噴5%丙二醇50毫升+磷酸二氫鉀100克,逼營養往籽粒跑,7天葉片就泛金邊。
收割時機差一天,米質差一截。 安徽、湖北的中稻黃熟率到90%就能開鐮;河南、江蘇的晚稻得憋到95%,早割了水分超標,煮飯黏牙。 收割前7天必須斷水,不然收割機陷泥裡打滑。
灌漿期碰上15℃以下低溫,深水灌田當"保